作者介紹
盧雪崑,廣東人。於香港新亞研究所師從牟宗三先生研習哲學,19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留所任教。現任香港新亞研究所研究員、哲學組專任教授、導師。2001年及2002年暑期於德國美因茲大學康德研究中心作訪問研究。2012年七月,訪問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系、海德堡大學哲學系,八月訪問美因茲大學康德研究中心。
商品規格
25開平裝
書籍內容簡介
孔子哲學生命前後呼應、慧命相續,此之謂「孔子哲學傳統」。孔子哲學生命之本質何在?就是「仁者,人也」、「人能弘道」。孔子哲學傳統堪稱為「基礎哲學」,乃在於它是奠基於人類理性成熟之學。它彰顯着華夏理性文明之光輝,以此區別於印歐語系的文明。孔子哲學傳統乃系一個對宇宙懷着道德目的之終極關懷的傳統,而根源上區別於各種只關注個人彼岸終極依託的信仰。
目 次
導 言
第一章 論孔子哲學傳統包含的道德哲學及通過康德批判哲學作考量
第一節 論孔子創發的理性文明乃中華文化從文明化進至道德化之里程碑
第二節 「仁」—— 最高的哲學詞
第三節 從孔子言「仁」包含「心即理」義論孔子哲學傳統之意志自律義
第四節 試藉康德「本性新論」說明孔子哲學傳統之「以心言性」而道性善
第二章 論孔子哲學傳統心、性、天一之義及藉康德的形而上學新論作說明
第一節 從人的形而上學自然稟賦說明孔子傳統哲學裡「天」之源始含義
第二節 論孔子哲學傳統「心、性、天一」之義包含道德的形而上學
第三節 從內部義理之通貫關連評《易》《庸》之宇宙論與孔孟之形上學
第三章 宋明儒承續孔孟道德的形上學之發展進程
第一節 北宋三家上承孔孟形上義旨之進展
第二節 關於五峰、蕺山系與象山、陽明系之區分
第三節 論象山、陽明系言「心即理」承孟子而臻至道德的形上學之頂峰
第四節 五峰、蕺山系對象山、陽明系之補足
第五節 理與氣及天理與人欲
第六節 合心、意、知、物,乃見此心之全體
第七節 關於「成性」之哲學解釋
第四章 孔子哲學傳統與康德的實踐智慧學
第一節 論從道德的形而上學進至實踐智慧學
第二節 論孔子哲學傳統與康德的圓善學說
第三節 論圓善學說包含的道德幸福論
第四節 圓善理想與人類倫理共同體
第五節 從圓善理想引致道德伸展至純粹的理性宗教
第五章 附論:道家哲學顯生命原則中理性軌約之純美
第一節 從道家言「無知之知」領悟康德言「物自身不可認知」
第二節 心靈的兩種機能及其統轄的兩個領域之區分
第三節 從道家言道心、成心證會康德「顯相與物自身之超越區分」
第四節 從康德的宇宙論理念及其軌約作用看道家的宇宙論旨趣
第五節 從康德的象徵性的直覺表象模式看道家的象徵詞語
第六章 析疑與辯難
第一節 孔孟哲學是情感主義倫理學嗎?
第二節 關於「實踐哲學的最後界線」
第三節 答所謂「知識化」之責難及「為何需要道德的形而上學」之問
結束語
附錄
附錄一 康德著作引文來源及縮略語說明
附錄二 康德著作書名及論文篇名漢德對照
附錄三 康德哲學詞彙漢德對照
參考文獻